這一票,我投給耶穌 —— 用耶穌選擇你每天的行動

為什麼要讀這篇文章:在這資訊爆量又個人自由主義盛行的年代,人的自由意志和上帝的旨意是常常會被挑戰的議題。「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的這份自由,真的使我們得自由了嗎?


  2020年一月,台灣人完成了一樁大事——「投票」,這是候選人與政黨在人民心中的成績單,也是個人意識形態爭奪與塑造的過程。當我們把維度拉大,發現人終其一生都在「投票」。好比每天早上起床後,我們可以抱怨陰雨天氣的濕冷不適,或選擇感謝上帝的恩待不缺水;又或在上班路上巧遇三寶堵車,我們可以選擇咒罵埋怨,或祝福對方、求上帝保守不論駕駛新老手都有一個平安的旅程。百年來,人的自由意志和神的旨意確實是神學家與哲學家辯論比試的領域:倘若神是永恆的劇作家,祂會強迫所有人通通按照祂的劇本,一字不差地說出台詞和演出嗎?

   讓我們跟著比爾‧強生牧師的《與神面對面》做個想像:一位鋼琴家坐在演奏廳的三角琴前,雖然每個琴鍵之間都有物理上半個音階的差距,但鋼琴家不受黑白鍵的位置限制,他已超越琴鍵的順序,可在任何時間彈奏任何一個琴鍵。上帝也是如此。祂創造了時間和空間的框架,但又存在於這框架之外,是永恆的主宰。

  時間和永恆的概念,讓我們知道人的自由意志和上帝的旨意可以同時並存。當上帝邀請我們與祂一起彈奏二重奏,即使我們彈奏的不甚完美、甚至膽大抗拒,祂仍定意愛我們。有時當我們執著於自身感受,放大強化個體的自由,最後這份看似自由的選擇,竟讓我們陷入了另種不自由,在軟弱裡被困住、跌倒了。

  聖經上說:真理使人得自由(約8:32)。真理不僅是律法教條,更是上帝對我們的愛。因著這份愛,我們能去愛人如己,這才釋放始祖犯罪以來所埋下的不自由。如同邁克‧布羅德牧師在《命定追尋者》中說自己年輕時受嬉皮文化迷惑,為自己和周遭世界尋找定義和解答,直到一場重病領他到了靈性的十字路口,才開始與上帝有了交集;其後上帝不間斷地介入引領,直到他真的將生命主權還給上帝,才不再被自己困住轄制,得到了真正的自由和釋放,也能一路循著美好的命定前進。因此,創世的上帝因著愛賦予我們選擇的權利,但滿有憐憫的祂仍不放棄介入引導,使我們能成為蒙召所要成為的人 。

  在每一天的早晨,選擇耶穌吧!而我們如何能更深入了解這位候選人呢?《明白屬天的指引》作者歐大衛牧師告訴我們,上帝對我們引導透過兩種方式:祂的話和聖靈的聲音;前者透過查考、默想聖經,後者是學習聆聽、分辨神的聲音。而杜普雷牧師在《隱密處》書中,根據聖經歷代志上二十八章的大衛和及哈巴古書二章的先知與神交流的方式,進一步地提出聆聽上帝的四步驟

(1)認得神在我們心中或意念中說話的聲音

(2)安靜在神的面前

(3)以心靈的眼睛注視神尋求異象並祂流動的意念

(4)把所聽、所見記錄下來,與人分享

  祂要指引我們的生活,即便是很小的事,所以我們要多多培養祈求的習慣,就會更多學到如何聆聽祂的聲音,分辨該怎麼做。

  還有一種狀況是:神還沒有回答你的禱告時,該怎麼辦?如同史多美在《美一次,我起身禱告》中說到,神會給我們一個「在不確定的迷惘中」倚靠祂的機會。不要害怕,放膽祈求上帝在生活中賜下具體的指引,如果沒有馬上聽到回答也不要灰心。我們需要學像大衛和先知們,多花一些時間求問等候,學習如何聽見上帝的聲音,分辨祂的指引。

  回到最開始的問題:在人生時間軸上,這一票,你投下的,是耶穌還是自己?是愛人還是仇人?要相信,當我們願意將生命中的每一票投給耶穌時,必能享受與祂更親密的關係,因祂從來就渴望與我們恢復最初愛的關係。每天早上都來到主的面前宣告,讓我們將生活裡的每一票投給祂,讓每一次的行動和選擇,都與神同行。
文/天恩行銷企劃部

留言